从各种迹象看来,国盟在雪兰莪的声势,比希盟+巫统的团结政府,在吉打的选战更胜一筹。
根据《当今大马》的分析,在雪州东北部,国盟在沙白安南(Sabak Bernam)到丹绒加弄(Tanjong Karang)的滨海区似乎取得大跃进,并且将相关州席当成重点区。
这些地区有5个希盟和巫统州席,可能掉入国盟手中,分别是双溪亚依斗哇(Sungai Air Tawar)、沙白(Sabak)、双溪班让(Sungai Panjang)、双溪武隆(Sungai Burung)和伯马登(Permatang)。
国盟也在瓜拉雪兰莪,制造了一些声势,有机会会夺回而揽(Jeram)州席。
不仅如此,希盟内部人士也担心,他们在武吉美拉华蒂(Bukit Melawati)和依约(Ijok)的胜算。
国盟也在雪州其他选区奋战,渐渐占得先机,如士拉央的轰埠(Kuang)、万宜的双溪拉玛(Sungai Ramal)、加埔的巴生海峡(Selat Klang),以及瓜拉冷岳的昔江港(Sijangkang)和摩立(Morib)。
国盟在其他马来选区也有机会突围。然而,在一些地区,他们却陷入苦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