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03-79543106
  • ·
  • WhatsApp: 018-2106106

经历了上届1990年大选难关后,首相马哈迪站稳阵脚,在1991年正式提出“2020年宏愿”口号,让大马在2020年成为先进国。这个口号获得全国人民响应,也成功吸引不少非马来人的支持。

时任副首相安华也以毛笔书写“我们是一家人”,赢得华社好感;他倡议的“伊斯兰和儒家对话”也获得知识界的称赞。国阵对华人的政治文教课题上,采取通融态度,也被形容为国阵的开放。

1995年是大马经济起飞,连续多年取得双位数的经济成长,马哈迪声望如日中天。

反对党阵线之间的合作关系开始出现裂痕。东姑拉沙里为了争取马来支持,变得激进,破坏原本支持他的行动党。

46精神党在这场大选中一败涂地。林吉祥和行动党在槟城的成绩也兵败如山倒,林吉祥原本想延续上届拉倒林苍佑的做法,在州议席挑战许子根,结果在槟城人“国投反对党,州投国阵”的情况下,林吉祥输给许子根,只保住国席。火箭在槟城只剩下一个州议席,这是建党创党以来最惨痛的重创。

国阵是最大赢家,输家则是行动党和46精神党。东姑拉沙里在大选后的第二年解散46精神党,重返巫统。

此外,马哈迪在1993年修改《联邦宪法》削减王权,这与东姑拉沙里有间接关系,因为东姑拉沙里是吉兰丹王室成员,而吉兰丹苏丹公开支持东姑拉沙里领导的46精神党,间接导致巫统在1990年丢失吉兰丹州政权。这让马哈迪感受到王室的威胁。

马哈迪在1992年逮到最佳机会修改宪法,削弱王权。当时柔佛已故苏丹和殿下的二王子分别涉嫌殴打钩球教练和守门员事件,事情闹大了。马哈迪借此机会提呈修宪案,削减王室的面控权。当时舆论一面倒支持马哈迪。

修宪案通过后,马哈迪乘势而上,在1994年进一步削弱国家元首的御准权,任何法案在国会通过后30天,不管元首御准与否,都自动生效。

历届大选回顾

【第11届:2004年】阿都拉新首相效应 火箭退出替阵

马哈迪因烈火莫熄事件导致马来选票大量遭受打击,他在2003年10月退位,并由阿都拉接任。阿都拉任后,提出了清廉施政、透明、加强公共行政效率等诉求。他在接棒后短短4个月举行大选,以中庸、开明 及“好好先生”印象,凸显新首相效应,让国阵以狂风扫落叶姿态,拿下91%的国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