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03-79543106
  • ·
  • WhatsApp: 018-2106106

1999年大选前,亚洲金融风暴袭击大马,令吉贬值、经济成长下跌;当时的正副首相马哈迪和安华对拯救经济措施意见分歧,安华被革除副首相和财政部长职,而后巫统也开除安华。

安华在扣留期间遭殴打至黑眼圈,引发“烈火莫熄”政治改革运动。当时国阵也面对三大不利因素,如民生问题、经济衰退和烈火莫熄。

反对党在这场大选中结盟,组织“替代阵线”,导致巫统在这场大选中受重挫,大量流失马来票导致4名巫统部长和4名副部长败选。巫统不但无法拿回吉兰丹,也丢失登嘉楼。

马华在华裔鼎力支持下成为国阵的大赢家,赢得28个国席。

烈火莫熄在马来社会掀起千层浪,但在非马来社会则相对冷漠,没有被打动,反而倾向“稳定牌”。因为华裔选民对安华依然不信任,也担心伊刑法,烈火莫熄运动的街头示威,让华裔商家联想到印尼发生的排华事件。

此外,行动党因为加入替阵付出沉重代价,3大巨头林吉祥、卡巴兴和曾敏兴全都落败。

替阵最大赢家则是伊党,赢得27个国会议席和98个州议席,稳住吉兰丹州政权,也拿下登嘉楼,成为国会最大反对党,很威风。

可是,因烈火莫熄而成立的公正党则“雷声大雨点小”,只赢得5国4州,除了旺阿兹莎之外,许多重量级领袖都落选。

虽然公正党的成绩不理想,不过,烈火莫熄已经打破“巫统等于马来人”和“马来人等于巫统”的观念,造成马来选票严重分裂。当时被马哈迪革职的安华不屈服,在全国各地公开揭发老马领导下的各种贪污、滥权和朋党丑闻。

历届大选回顾

【第11届:2004年】阿都拉新首相效应 火箭退出替阵

马哈迪因烈火莫熄事件导致马来选票大量遭受打击,他在2003年10月退位,并由阿都拉接任。阿都拉任后,提出了清廉施政、透明、加强公共行政效率等诉求。他在接棒后短短4个月举行大选,以中庸、开明 及“好好先生”印象,凸显新首相效应,让国阵以狂风扫落叶姿态,拿下91%的国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