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日讯)中国6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涨幅与上月持平,结束了持续3个月的减速趋势。PPI减速一度引发人们对中国降低金融风险和去杠杆等监管行动可能产生副作用的担忧。

综合报道,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涨幅也和5月持平。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PPI同比上升5.5%,CPI上升1.5%。

在连续下降近5年后,中国PPI在去年9月转为上涨。PPI连续下跌曾导致中国工业企业利润萎缩和债务增加。经济学家表示,6月PPI为连续第10个月上升,不过该指数在2月份再度开始放缓,受国内信贷增长减速及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拖累。

《华尔街日报》引述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经济学家Julian Evans-Pritchard的谈话说,好消息是,继之前几个月放缓后,PPI涨幅在6月似乎企稳,并表示,中国国内钢铁价格回暖是6月PPI涨幅持稳的关键因素。

交通银行经济学家刘学智称,这一结果有望改善公司利润,促使更多公司补充库存,意味着下半年中国经济也许不会像很多人预期的那样差。

中国国家统计局称,CPI方面,5月份非食品价格增速放缓,食品价格小幅下降。这使得当月CPI升幅远低于中国政府为今年制定的3%的年度目标。经济学家称,低迷的通胀不会成为货币政策的一个主要推动因素。

中国政府已将降低金融风险和杠杆作为今年的优先工作。经济学家预计,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料不及第一季度的6.9%,因为较高的融资成本和较少的信贷供应挤压了经济活动。

Evans-Pritchard认为,由于信贷增速放缓可能给今后几个季度的经济活动造成压力,除了食品价格波动,通胀仍将进一步下跌;这将使得那些希望通货再膨胀持续一段时间以便减轻企业债务负担的人失望。

另一方面,《新华社》引述中国国家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对CPI和PPI进行了解读。

他指出,居民消费价格环比略降,同比涨幅与上月持平。从环比看,6月CPI下降0.2%,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下降1.0%,影响CPI下降0.2%,主要是受部分鲜活食品价格下降影响。

他指出,临近暑假,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上涨5.2%和1.7%;住房租赁进入旺季,房租价格上涨0.3%;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中药和西药价格继续走高,分别上涨0.4%和0.6%;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汽、柴油价格分别下降2.1%和2.4%。

从同比看,6月CPI上涨1.5%,涨幅与上月持平。非食品价格上涨2.2%,影响CPI上涨约1.73%。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降幅略有收窄,同比涨幅与上月持平

他指出,从环比看,6月PPI继续下降,降幅比上月收窄0.1%。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其中加工工业价格由上月下降转为本月上涨0.1%;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降幅与上月相同。

6月PPI上涨5.5%,涨幅与上月持平。在主要工业行业中,涨幅回落的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分别上涨33.2%、14.9%和13.8%;涨幅扩大的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分别上涨24.5%、13.9%和7.7%。上述六大行业合计影响PPI同比上涨约4.4个百分点,占总涨幅的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