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收听 Tune in now!

图片来源:Netflix

「我不认为那些象征性在几家影院上映,而且上映时间还不到一个礼拜的电影,有资格获得奥斯卡提名。」奥斯卡金奖导演史蒂芬史匹柏,在接受英国ITV News访问时谈起Netflix,毫不避讳地表示,他认为Netflix没有资格参加奥斯卡。

但,这已经不是Netflix第一次被国际影展拒之门外。

就在2017年,Netflix推出的两部电影,韩国导演奉俊昊之作《玉子》、美国导演诺亚波拜克执导的《迈耶维茨的故事》入围坎城影展,Netflix首次角逐金棕榈奖。但在5月开展前却发生变卦,主办单位宣布「电影得先在法国上映,明年才有参赛资格。」表明是针对惯于线上首映的Netflix而来,究竟Netflix为何一步步被权威力量推向边缘?

去年韩国导演奉俊昊执导的Netflix原创电影《玉子》,入围坎城影展却因未在法国电影院先上映,无法参赛。图片来源:Netflix

坎城影展谈判破局,Netflix被边缘化

坎城影展这次的风波,得先谈谈法国的电影发行制度。

首先电影要上映,第一波是在电影院上线,接著轮到电视台播放,等到可以在影音串流平台开播时,需历经3年时间。而Netflix的原创电影,向来多在线上平台「首播」或「独家播映」为主,以吸引观众成为会员付费观看。虽然也有例外,2015年出品的《无境之兽》曾在线上、线下同时上映,却因票价问题引发了争议。

虽然Netflix的原创作品中,包括电影、电视影集、脱口秀等各类型节目,而电影只占少数一部分,对产业不至于造成严重影响,但根据官方数据,Netflix全球用户数已累积达1.17亿,可以在1700种不同连网装置上观看。以上述提及的《无境之兽》为例,若一部电影线上、线下同时都能上映,那线下票房要如何把持住?这势必是电影院业者,最担心的问题之一。

坎城影展主席蒂埃里福里莫,便直接与Netflix划清界线:「电影的历史和网路的历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

名导史匹柏:Netflix电影没资格角逐奥斯卡

回顾Netflix创作之路的成绩,并不算太差。自2013年起,自制原创剧《纸牌屋》名声大噪后,变相成为影视制作公司,光是去年就砸下60亿美元(约新台币1746亿元)开发原创内容,今年加码至80亿美元(约新台币2329亿元),预计今年原创作品将达700部。在今年第9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旗下独立发行的《泥沼》,入围「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创歌曲」、「最佳摄影」等3项大奖,《伊卡洛斯》也夺下「最佳纪录长片」。

执导《侏罗纪公园》、《辛德勒的名单》和《抢救雷恩大兵》等多部经典大作的奥斯卡金奖导演史蒂芬史匹柏,接受英国ITV News采访时表示,Netflix没有资格角逐奥斯卡。图片来源:YouTube

尽管如此,史蒂芬史匹柏身为电影先驱,却认为基于电影制作成本考量,Netflix投入的规模只是「电视制作」等级,最多只能称作「电视电影」,认为Netflix等影音串流平台,让小型的电影制作人可以获得资金,但也把作品限制在小小的电视萤幕上。

「当然,如果是一部很优秀的电影,是有资格可以得到艾美奖,但不是奥斯卡奖。」他补充道。

电影公司为何眼红?时效、价格、内容成差异关键

过去史蒂芬史匹柏执导《E.T.外星人》、《侏罗纪公园》、《辛德勒的名单》和《雷霆救兵》等多部旷世之作,从对《侏罗纪公园》的特效要求,到以VR世界为背景,即将上映的《一级玩家》,都可看出他是个跟随时代前进的导演。

对Netflix的反弹,重点应该不在于制作规模太小,电影史上有太多小成本制作,但却获得巨大成功的实例,像是2004年出品的《夺魂锯》,制作成本仅120万美元(约新台币3498万元),截至目前全球票房已超过1.039亿美元(约新台币30.28亿元), 重点是对「影院上线」的坚持 。

目前Netflix和一般大型电影公司,已没有太大区别。但Netflix打破规则,第一点在于时效性,若以一部新电影为例,在Netflix上映,可在线上提供观看的时间非常长,相较一般电影通常仅上映1至3个月,时间长很多,且电影院还得考虑同时上映新品等问题,竞争激烈。

第二点在于价格,以台湾为例,Netflix会员1个月最低270元起,就算是为了新电影而购买,之后可以观看的内容还有很多;而在台北,电影院一张票价就约300元上下。第三点,在于题材的广度,Netflix平台上选择性多元,而电影院是服务所有消费者,内容上更偏大众主流。

或许是觉得不公或是眼红,不只史蒂芬史匹柏,凭著《敦克尔克大行动》入围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克里斯多福诺兰,也批评Netflix的电影没有在影院上映,或是线上线下同步上映这件事。

串流平台兴起,北美电影票房销量受挫

但,全球电影票房衰退的趋势无法逆转。根据权威票房网站Box Office Mojo统计,单单在北美地区,2017年电影票共卖出12.39亿张,和2016年下降5.8%,创下1992年以来的最低点。

分析其原因,Box Office Mojo指出,去年在OTT平台上的付费订阅支出达95亿美元(约新台币2767亿元),较前年成长了31%;而在线上电影的花费则为22亿美元(约新台币641亿元),成长6%,可见影音串流平台对电影内容的扩增,也多少影响票房。

和Netflix相比,Amazon制作电影,在影院上映的策略,就相对温和许多。图片来源:Amazon Studios

Amazon策略较温和,影院上线优先

除了Netflix,同样也致力于原创影剧的Amazon、HBO,投资在该领域的费用也逐年成长,2017分别耗费45亿和25亿美元;而苹果日前也宣布,将在一年内投资10亿美元打造原创内容。

以线上为主的原创影视内容窜起,OTT平台逐渐改变传统观看的习惯,但以Amazon为例,采取作风和Netflix就不同,仍先以电影院上映优先,下档后再于平台上线,策略相对温和多。OTT业者究竟该如何和传统电影、电视取得平衡互利,才是整个影视产业需要齐心解决的问题。

本文获得数位时代授权转载